您现在的位置: 世爵 > 世爵特点 > 正文 > 正文

历史上的和中堂和刘罗锅是不是同一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5/4/29 13:04:25

如果按照电视剧里情节,刘墉是个罗锅,一生与和珅斗来斗去,其实根本不是那么回事。

刘罗锅不是罗锅子,嘉庆帝叫他刘驼子

刘罗锅是刘墉的外号,但是刘墉是罗锅并不见任何史料,古代科考要有面试,身体有残缺有官威,不可能做高官,钟馗就是因为满腹才华,却长得极丑,没被录用,愤而撞死殿阶上。但嘉庆帝曾称他为刘驼子,因为刘墉个子高,年纪大了,佝偻着身子,有点弯腰驼背而已。

刘罗锅也并不是宰相,因为清朝不设宰相,但是成立了内阁大学士,其权利相当于宰相。但是这并不是指某一个人,而是一整个机构。民间俗称内阁大学士为相国,刘罗锅被称为宰相,和珅被称为和相,其实并不严谨。

历史上的刘罗锅大得和珅三十多岁,且始终差和珅一个等级,刘墉风光时,和珅还是个小屁孩,和珅风光时,刘墉基本半隐退状态。两人始终都没有多少交集,

和坤其职务主要包括内阁首席大学士、领班军机大臣、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刑部尚书、理藩院尚书,还兼任内务府总管、翰林院掌院学士、《四库全书》总纂官、领侍卫内大臣、步军统领等数十个重要职务。官居正一品,被乾隆帝封为一等公。和珅还和

乾隆帝是儿女亲家。最受乾隆喜爱的十公主,嫁给了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

刘墉历任左都御史、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内阁学士等职,嘉庆二年,77岁的刘墉被授予体仁阁大学士。

从经历来看,和珅一人就担任过户部、吏部和兵部尚书,和珅所担任的军机大臣含金量极高,刘墉没有在这一职务任过官。虽然两人最后都身居正一品的体仁阁大学士,但只是嘉庆给的荣誉职务,刘墉的实际职务止于从一品。

刘墉比和珅年长三十多岁,且和珅在军机处,刘墉多在地方为官,做京官也未进入过军机处,跟和珅在政务上压根没啥交集。刘墉洁身自好,和珅是善于逢迎的权臣,两人道不同不相与谋,私下也无来往。

刘墉生于名门巨宦,父亲是名臣刘统勋,但他大器晚成,31岁中举,做到一品大官用了近五十年,官场一波三折,清正廉洁但也圆滑明哲保身,能干到一品大员全靠寿命长

刘家从其曾祖父刘必显开始,每代都有人高中科举,并在朝为官,被历任皇帝所倚重,至刘墉这一代时,已是4代进士了。

刘墉的父亲刘统勋为官清正,敢于直谏,深得雍正和乾隆信任,曾任工部、吏部、刑部尚书,兼军机大臣和东阁大学士等。刘统勋病逝后,乾隆帝赐谥号“文正”,是文臣所能得到的最高谥号。在清朝近年的历史里,一共才有8位文臣获此殊荣。

刘墉是刘统勋的长子,受家风影响,自幼聪慧敏思,熟读经史,满腹经纶。不过他出道较晚,31岁时才中进士。本来是状元之才,乾隆想激励寒门士子读书上进,特选出身平民的状元,刘墉被降为第二名。

刘墉在殿试之后担任翰林院庶吉士,其实也就是现在的“秘书”,相当于合同工,并没有官职和品级。

工作了四年,刘墉被降职,担任翰林院编修。降职的原因是他的父亲没有处理好军务,所以刘墉也受到了牵连。

好在一年后,刘墉就被任命为广西乡试的正考官,也任过地方官。其中在安徽担任学政时,刘墉的表现很突出,把当地的一些顽疾都铲除了,并且还提出了具体实际的解决方案,得到乾隆赞赏。

刘墉在地方上清正廉洁,勤勤恳恳干了十四年,四十五岁才升为四品道台,但他辖内出现了贪污案,一名当地县令贪污国库导致刘墉被定罪革职,并且还要用刑极刑。

但因为刘墉深得乾隆赏识,最终只是被发配军台,一年后赦免,被安排进了修书处,为修书处行走。行走不属于正式编制,还是外派合同工。两年后,刘墉在父亲的帮助下再次被任用,出任江宁知府。

经过几次免职,刘墉为人为官更加谨慎,认真地办好每一件民生之事,生活中也清廉自守,他的德行受到了当地民众的赞扬。五年后,五十二岁的刘墉升任陕西按察使,升任正三品大员,刚干了一年,刘统勋过世,他又回家守孝去了。

三年孝满回京,朝廷抚恤老臣,给他升了一级,成了二员大员,此时刘墉才算是真正得到重用,他做到了直隶总督、吏部尚书,并且还兼理国子监的事务。这些官职都是从一品官职,直隶总督是清朝当时所有总督的领导者,吏部尚书是朝廷中的“人力资源总监”,也就是说朝廷的人员进出都是由其掌控,国子监是当时的最高学府,并且也是教育机构,所有学生的管理工作都由国子监担任。

刘墉已经是皇上身边的左膀右臂了,不仅手握实权,而且受皇上欣赏。但他明哲保身,不介入党派之争,工作消极,让乾隆与嘉庆都大为不满。

和珅的父亲常保只是中层官员且早逝,但和珅也算是八旗贵族子弟,体制内部人员,出道就是从三品武官,聪明能干,官运亨通,火箭式提拔。

和珅的父亲常保是福建副都统,相当于军区司令,和珅年幼父母都过世,家境败落,好在他是八旗子弟,进了咸安宫学,深受老师吴省钦、吴省兰喜爱,经老师撮合,娶了直隶总督冯英廉之孙女冯氏。这成了他官场最大助力。

和珅被重用充满了偶然性,十九岁科举不第,于是走关系当了三等侍卫,同时还有“三等轻车都尉”的世爵,相当于“从三品”武职官员。

和珅年轻英俊,长相正是乾隆喜欢的类型,乾隆出行路途无聊,就和自己看着顺眼的年轻侍卫聊聊天,和珅应对大方得体,态度恭敬又从容。乾隆试着把出行的一些联络事务交给他干,和珅的机敏达练、善解人意表现得淋漓尽致,细心体贴非常周到,由此深得乾隆喜欢。

22岁做了御前侍卫,26岁就登上了军机大臣兼内务府大臣的高位。,33岁被任命为协办大学士。36岁被委任为文华殿大学士。

其实,偶然中自有必然性,年老的乾隆舍不得放权,但是精力又跟不上,他需要一个有能力的贴身秘书,帮他处理日常政务,执行具体决策。这个人第一应该在朝中没根没底,没帮没派,没有什么资历。这样,才会俯首帖耳,绝对忠于皇帝。

同时,乾隆安于奢侈享乐,但早年有“不增加百姓负担”的承诺,不想挨骂名,他需要一个理财能手,管理他的私人帐户,让他可以肆意花钱享受。

而和珅这两样都具备,他是个理财天才,在没有计算机的时代,凭人力把帐目理清是件很难的事情,乾隆把布库教给和珅管理,和珅小试锋芒,料理得清清楚楚。自从他当了内务府大臣管理乾隆的个人帐户后,乾隆再也没有为用钱的事情操过心,和珅抄家的巨额财产,贪污是一部分,有很大一部分是他做生意所得,当然他的生意做得如此顺,跟他手握大权有极大关系。

和珅善于察言观色,帮助乾隆处理政务没有不合乾隆心意的,有这两样能耐,乾隆自然离不开他。

和珅的政敌为同是军机大臣的同僚,最忌阿桂。

很多人称和珅是“二皇帝”,就是儿皇帝嘉庆对他也忌惮三分。“二皇帝”这个称号出现在嘉庆二年,即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阿桂去世以后。阿桂活着时,和珅可没有这么威风。

阿桂在世时,讨厌和珅,虽然是军机大臣,阿桂在京主持工作的时间并不多,长期在外担任各种差事。比如带兵打仗,整修工程,视察河工等等。京中事务都是和珅在主持,因此每当阿桂到京,和珅就不去军机处当差,避免与阿桂见面。

阿桂出生于满清权贵家庭,父亲是大学士阿克敦,历任内大臣、汉军镶蓝旗都统、军机大臣、满洲正红旗都统、伊犁将军、四川总督等职,在傅恒死后更是成为军机处首席军机大臣,位居大学士班次第一。

难能可贵的是,阿桂的崛起不是靠父荫,主要得益于他的军功。清代十分注重军功,阿桂曾参与平定大小金川、大小和卓叛乱、征战缅甸等重要战役。因屡立战功升任一等公、大学士、首席军机大臣,是继傅恒之后最炙手可热的当朝大臣。王杰、董诰也是大学士,又在军机处任职,却唯阿桂马着是瞻,和珅资历威望人脉远远不及阿桂。

乾隆向来视阿桂为国之重臣,当国家遇到危难,只有阿桂能当重任。至于和珅则是乾隆日常生活中的贴身保姆,也是乾隆的财神爷。这二者在乾隆心里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如果不是有乾隆支持,和珅肯定不敌阿桂,让两人互相牵制,也是乾隆的御下之道。

刘墉与和珅的最重要的交集是嘉庆让刘墉处理和珅案,他干的非常漂亮。

嘉庆四年正月初三,乾隆帝驾崩,第二天嘉庆直接告诉和珅:你是先帝的宠臣,现在政务繁忙,你替朕去守灵吧!和珅吓出一身冷汗,守灵虽然只有短短的七天,政务再繁忙哪有给爹守孝更重,实际上守灵后,和珅的人身自由已经被嘉庆控制,嘉庆暂停了职务。

在守灵结束后,嘉庆并没有让和珅离开的意思,和珅就试探性的请示了嘉庆一下,说要回家换衣服。但是,嘉庆没有答应,直接把他给软禁了起来,然后示意言官御史给和珅纠集罪状,正月初八开始集中上书弹劾。于是嘉庆帝宣布剥夺和珅与福长安的职务,下狱治罪。

到了正月十一日,嘉庆帝下诏,和珅罪行太大了,实在难以宽恕,把和珅案交给刘墉负责,由各省督抚讨论怎么处置和珅。非常清楚,嘉庆要制和珅于死地,却不想引起朝廷动荡,也不想影响乾隆清誉,所以他查出的和珅的二十大罪状,无一字只追查和珅贻误军机,办事不力的罪过,只字不提一个“贪”,这才稳住了朝中大臣们的心。

大臣们议定和珅当处凌迟,刘墉又上表奏请给前朝大臣留一点体面。于是嘉庆又下诏,实在不忍心处决和珅,念在他曾任首辅大臣,就援用议亲议贵条例,免除他最后的羞辱,加恩赐令自尽。

刘墉八十五岁时,在北京驴市胡同的家中逝世。就在刘墉去世的当天,他都还到南书房正常上班。而且晚上回家以后还正常设宴招待客人,当晚十点端坐而逝。按古人的说法,刘墉是无疾而终.寿终正寝,也算是功德圆满了。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juea.com/sjtd/1261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Copyright © 2012-2020 世爵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