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诏刘诏,雁门关外朔州人,行伍出身,由千总洊升浙江温州镇标守备,为清初名将。清圣祖康熙帝亲政后,为了加强统一,对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和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之信逐步采取限制政策,最终决定“撤藩”。康熙十二年(),吴三桂在云南发起叛乱,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并派兵进攻湖南,攻陷常德、长沙、岳州、澧州、衡州等地。他又派人四处散布檄文、煽诱鼓动。福建的耿精忠随之响应。广西将军孙延龄、四川巡抚罗森、陕西提督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等也相继反叛。在短短数月之内,滇、黔、湘、桂、闽、川六省陷落,变乱扩大到广东、江西、陕西和甘肃等省,一时局面相当严重。吴三桂三藩的叛乱引起了清三藩的叛乱引起了清朝举国震动。康熙皇帝亲自布置进剿。当时耿精忠自称“总统兵马大将军”,“蓄发,易衣冠,铸钱曰“裕民通宝”,以曾养性、白显忠、江元勋为将军,攻陷福建诸府,约吴三桂合兵入江西,怂恿潮州总兵刘进忠扰广东,又招台湾的郑经发兵攻取沿海郡县以为声援。浙江总督李之芳闻乱,出驻衢州,遣将四出御战康熙帝命将军赉塔出浙江、希尔根出江西,削去精忠爵位,出师声讨。一面又派人进行招抚,结果被精忠扣留。曾养性马林冲等率军万余出仙霞关,攻温州,总兵祖弘勋开城投降,精忠授弘勋将军,贼众至十万余人。曾养性屯兵大岚山,扰绍兴、宁波。尚之信康熙十四年(年)八月,精忠伪都督邦仁纠众万余攻陷黄岩,总兵阿尔泰投降叛军。刘诏随副都统吉勒塔布等自仙居进在半山岭与叛贼相遇。刘诏率所部奋勇出击叛军大败,斩首二千余级。十月,在温州及所属上塘与曾养性展开激战,斩贼二万余,大获全胜,乘胜克复黄岩、太平、乐清、青田四县康熙皇帝闻捷,下谕嘉奖康熙十五年(年),迁为黄岩镇标中营游击。不久曾养性又纠众从水陆两路来犯这时康熙帝已命贝子傅喇塔为宁海将军,率师下浙江。刘诏与傅喇塔分路迎击,斩敌将孙可德等及众万余人,曾养性大败而逃。刘诏因功勋卓著,加封右都督,擢福建督标前营参将。耿精忠这年十月,耿精忠在清军的屡次打击下形势渐蹙。又因与郑经军争夺泉、璋、潮诸州地,时生冲突。郑经军兵侵兴化,将至福州,精忠被迫向清军投降耿精忠降清后,郑锦据守金门、厦门等地,继续抵抗。康熙十九年(年),清朝大军申山东埭、万人洞、横塘、湾腰、树江及江东桥和水路分七路进剿郑锦于厦门,刘诏随福建总督姚启圣等连破陈洲、马洲,湾腰山、观音山、展旗、丰门、澳头、果堂、太平、石玛、三人河等十九寨,歼敌四千余人,与其它各路打军会攻厦门,郑经逃归台湾。福建遂平由于刘诏在平定耿精忠和郑经叛乱过程中功劳显赫,“上奖其功,下部议叙”,康熙二十年(年)授爵拖沙喇哈番(拖沙喇哈番:清代世爵之一,后定汉名为云骑尉。),加左都督,迁广东惠州协副将。该年十月,清朝三路大军在云南会师,攻克昆明,吴三桂孙吴世璠自杀身死,“三藩之乱”最终平定。郑经康熙二十二年(年),清军水师攻克澎湖,郑经子郑克塽遣使乞降,清军进驻台。与大陆分裂多年的台湾宝岛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东南沿海全部收复,清朝重赏有功将士,追叙刘诏在半山岭、上塘等地抗敌功,加授三等阿达哈哈番(阿达哈哈番:清代勋爵之一,《汉名臣传》作轻车都尉,乃后定汉名,仅次于男爵,又清代世袭爵位皆有次数限制,最多为二十八次),准袭四次。刘诏“人材壮健”,“居官颇佳,兵民俱共感戴”。康熙二十四年四月(年),康皇帝亲自召见,康熙二十五年,并任广东顺德镇总兵官。顺德镇位于珠江口,扼华南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刘诏对官兵严加约束,纪律严明,“其属兵丁亦皆称赞”境内兵民和睦相处,为保卫祖国的南疆做出贡献。康熙康熙三十三年(年),卒于总兵任内。子刘定国袭世职。次子刘正泰,办由行伍以征台湾,立功授左都督。康熙三十一年年),任广东左翼镇标中营游击,康熙四十一年(年),擢浙江大荆营参将。刘诏一生为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宝岛台湾,维护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事迹亦载于《国朝献类征》和《汉名臣传》等多种史籍,受到时人的称颂,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位清初名将,这也是笔者此文的初衷。参考资料:《清史稿》《汉名臣传·卷十六·刘诏传》张梦章: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大同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周易研究协会常务理事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juea.com/sjyt/1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