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剂的五大功能
1、阻燃—冷却效应一些阻燃剂能够吸收塑料在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使燃烧的塑料温度下降,防止它继续降解或裂解,中断可燃气体的来源,使火焰熄灭,如有机磷氮膨胀型阻燃剂;例如,硼砂具有10个分子的结晶水,由于释放出结晶水要夺取.8kJ/mol热量,因其吸热而使材料的温度上升受到了抑制,从而产生阻燃效果。水合氧化铝的阻燃作用也是因其受热脱水产生吸热效应的缘故。另外,一些热塑性聚合物裂解时常产生的熔滴,因能离开燃烧区移走反应热,也能发挥一定的阻燃效果。
2、抑烟—隔绝效应
在燃烧过程中产生不燃性气体或泡沫层,或形成一层液体或固体覆盖层,使燃烧过程因无氧补充而中止,如卤素阻燃剂、膨胀型石墨和多元醇及聚乙烯醇等。
覆盖效应其作用是在较高温度下生成稳定的覆盖层,或分解生成泡沫状物质,覆盖于高聚物材料的表面,使燃烧产生的热量难以传入材料内部,使高聚物材料因热分解而生成的可燃性气体难于逸出,并对材料起隔绝空气的作用,从而抑制材料裂解,达到阻燃的效果。如磷酸酯类化合物和防火发泡涂料等可按此机理发挥作用。
3、散热—消除自由基
在燃烧过程中能消除裂解或热解产生的自由基O·及OH·,使燃烧的链反应中段,切断可燃气体的来源,如卤素阻燃剂。高聚物的燃烧主要是自由基连锁反应,有些物质能捕捉燃烧反应的活性中间体HO·、H·、·O·、HOO·等,抑制自由基连锁反应,使燃烧速度降低直至火焰熄灭。常用的溴类、氯类等有机卤素化合物就有这种抑制效应。
4、防滴—稀释效应
在燃烧时能释放出惰性气体,稀释可燃气体及燃烧区域中的氧的浓度,使燃烧不能进行,如硼化合物与钼化合物。
此类物质在受热分解时能够产生大量的不燃性气体,使高聚物材料所产生的可燃性气体和空气中氧气被稀释而达不到可燃的浓度范围,从而阻止高聚物材料的发火燃烧。能够作为稀释气体的有CO2,NH3,HCl和H2O等。磷酸胺、氯化胺、碳酸胺等加热时就能产生这种不燃性气体
5、阻燃—铂金催化效应
根据上面提到的观察结果,推测出由铂化合物在高温下引发反应,在FR-中起到了阻燃作用。给出了FR-在大约°C~°C下热处理过程中亚甲基键结构的形成过程。首先,在较高温度下,由于铂化合物的催化作用使材料中Si-CH3键发生均裂,产生了一个甲基和一个甲硅烷基自由基。生成的甲基自由基从另一个甲基基团上吸收一个氢原子,生成一个甲烷分子和一个链上连接的亚甲基自由基。然后该亚甲基自由基攻击一个邻近硅氧烷链上的硅原子,在硅氧烷材料中形成亚甲基结构,同时产生一个新的甲基自由基。另一方面,产生的甲硅烷基自由基同时攻击硅氧烷链上的氧原子或二氧化硅上的硅醇基团,形成三官能。
各类典型的阻燃剂1、氯系阻燃剂
近来,氯系阻燃剂已部分为溴系阻燃剂取代,氯系在整个阻燃剂的消耗量中有所下降。
A、氯化石蜡(C20H24Cl18~C24H29Cl21)
含氯量50%的主要用作PVC塑料的辅助增塑剂;含氯量70%的主要用作阻燃剂。
B、氯化聚乙烯
一类含氯35%-40%,另一类含氯68%,无毒。可用于聚烯烃,ABS树脂等。
它本身是聚合材料,因此作为阻燃剂使用时和树脂体系相容性好,不影响塑料的物理机械性能,耐久性良好。
2、溴系阻燃剂
A、四溴双酚A
性质:灰白色粉末。熔点-℃,沸点℃(分解)。
用途:广泛用作反应型阻燃剂以制造含溴环氧树脂和含溴聚碳酸酯以及作为中间体合成其他复杂的阻燃剂,也作为添加型阻燃剂用于ABS、HIPS、不饱和聚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胶黏剂以及涂料等。既可作添加型阻燃剂,又可作为反应型阻燃剂。
B、十溴二苯醚
性质:白色微细粉末,溶点为-℃,溴含量大约83.3%,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5%热量失重时温度大于℃,热稳定性好。
用途:添加型阻燃剂,用途广泛;可用于PE、PP、ABS树脂、环氧树脂、PBT树脂、硅橡胶、三元乙橡胶及PET、PA6等材料的阻燃剂。其与Sb2O3并用阻燃效果更佳。缺点是耐侯性差,容易黄变。
3、磷系阻燃剂
磷系阻燃剂包括无机磷系阻燃剂和有机磷系阻燃剂。
A、无机磷系阻燃剂
红磷、聚磷酸铵(APP)、磷酸铵盐、磷酸盐及聚磷酸盐等。
阻燃机理:燃烧时生成磷酸、偏磷酸、聚偏磷酸等,覆盖于树脂表面,可促进塑料表面炭化成炭膜;聚偏磷酸则呈黏稠状液态覆盖于塑料表面。这种固态或液态膜能阻止自由基逸出,又能隔绝氧气。
磷系与氮系及金属氢氧化物等阻燃剂都有协同作用,并用可产生协同阻燃和消烟效果。
无机磷系阻燃剂的耐水性差,与聚烯烃的相容性差,致使制品的力学性能下降,所以在聚烯烃中用量少。
①、红磷
红色至紫红色粉末,因仅含有磷元素,所以比其他磷化物阻燃效率高。如7.5%红磷填充PA的氧指数可达35%,而加入15%磷酸酯阻燃剂的PA氧指数仅为28%。
红磷的缺点为与树脂的相容性差、易吸湿、颜色太深。红磷进行微囊化处理后,与树脂的相容性提高,吸湿性降低,但需防止红磷与氧及水接触而生成剧毒的磷化氢,必须加入磷化氢捕捉剂。
②、聚磷酸铵(APP)
性质:白色粉末,随聚合度增大而吸水性降低。APP在℃以上分解,释放出水和氨,并生成磷酸,阻燃机理为吸热降温和稀释可燃气体。APP由于分子内含有磷和氮,具有很好的协同作用,阻燃效果很好,主要用于防火涂料中。
B、有机磷系阻燃剂
磷酸酯、磷杂菲(DOPO),磷腈化合物、有机次膦酸以及有机次膦酸盐等。
阻燃机理:与无机磷系阻燃剂类似。
①、磷酸酯
磷酸酯中主要包括磷酸三甲苯酯(TCP)、二苯基磷酸甲苯酯(CDP)和磷酸三苯酯(TPP)等,脂肪族磷酸酯中较重要的有磷酸三辛酯(TOP)。
有机磷系阻燃剂与树脂的相容性好,可保持树脂的透明性;缺点为热稳定性差、易水解、析出性大等。
优点为阻燃和增塑双功能,阻燃无卤化。由于有机磷系阻燃剂大多为油状,与粒状树脂不易混合,因此常用于热固性不饱和聚酯、聚氨酯、软PVC、PVC糊树脂及纤维素树脂等。
②、磷杂菲(DOPO)
反应型阻燃剂,目前应用仅局限于环氧树脂中,市场空间尚未明显扩大。吸水率高,在℃左右分解,耐热性较差。
③、磷腈化合物
添加型阻燃剂,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封装、环氧树脂、LED发光管及其它高分子材料的阻燃。阻燃效果好,耐热性优异,但价格偏贵。
4、氮系阻燃剂
常用品种有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等,往往需加入协同剂,用于PA、PU、PO、PET、PS、PVC等树脂中。氮/磷为最常用的协同阻燃体系。
阻燃机理:这类阻燃剂主要通过分解吸热及生成不燃性气体以稀释可燃物而发挥作用。以及与磷的协同阻燃作用。
①、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
5、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不是单一的阻燃剂品种,是以磷、氮、碳为主要成分的无卤复合阻燃剂,其体系内自身具有内协同作用。由于此类阻燃剂在受热时发泡膨胀,所以称为膨胀型阻燃剂。
膨胀型阻燃剂基本克服了传统阻燃技术中的缺点,优点如下:高阻燃性、无熔滴行为,对长时间或重复暴露在火焰中有较好的抵抗性;无卤、无锑;低烟、少毒、无腐蚀性气体产生。
膨胀型阻燃剂由三个部分组成:酸源(脱水剂)、炭源(成炭剂)、气源(发泡源)
A、酸源
一般为无机酸或无机酸化合物,可与树脂作用,促进炭化物的生成。品种:磷酸、硫酸、硼酸、磷酸铵盐、磷酸酯、磷酸盐及聚磷酸铵等,以聚磷酸铵最为常用。
B、炭源
主要为一些含碳量较高的多羟基化合物或碳水化合物,如树脂本身、淀粉、季戊四醇及其二聚体和三聚体等。
C、气源
为含氮类化合物如铵类和酰胺类,具体有尿素、三聚氰胺、聚磷酸铵、聚氨酯、聚脲树脂等。氮化合物除起发泡作用外,对炭化层的形成也有促进作用(形成多孔泡沫炭层)。
①、三聚氰胺聚磷酸盐(MPP)
属于磷—氮系膨胀性阻燃剂,含磷15%,含氮40.7%。
它既可以单独作为阻燃剂使用,也可以作为辅助型阻燃添加剂,广泛用于尼龙、PBT、聚烯烃、电线电缆以及合成橡胶、PU、环氧树脂、防火涂料等。
优点:含氮量高、价格低廉、阻燃效率高、优异的电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变色、低烟、低腐蚀性。同时它低毒,对使用者安全,与环境相容性好,良好的热稳定性,但加工性稍差。
6、无机氢氧化物阻燃剂
无机氢氧化物易处理,相对无毒,不产生有毒、有腐蚀性的气体,而且抑烟,更重要的是比卤、磷阻燃体系便宜。
①、氢氧化铝(ATH)
氢氧化铝是无机氢氧化物销售最多的阻燃剂,主要用于加工温度在℃以下的人造橡胶、热固性树脂及热塑性塑料。氢氧化铝阻燃的塑料在火焰中发烟性较小是一个突出的优点。
α-氢氧化铝呈白色粉末状,相对密度2.42,莫氏硬度3.0。它具有无毒、无味、分散性好、白度高、含铁量低等特点,氢氧化铝的用途非常广泛,其用途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造大理石填料;氯乙烯糊、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以及其他塑料制品的阻燃填料;催化剂和催化剂载体;牙膏填料;造纸填料及涂覆剂;集成电路及光学用高纯玻璃特殊填料和高纯铝盐填料及纤维后加工助剂等等。
氢氧化铝又称三水合氧化铝(α-Al2O3·3H2O),简称ATH,经超细化后广泛用作合成材料的环保无卤阻燃剂,能与各种有机阻燃剂配合使用产生协效作用,提高材料的阻燃性能及物理机械强度。ATH受热脱水分解,吸热量达.2J/kg,能有效抑制聚合物的升温和热降解。ATH分解释出大量水蒸气能稀释可燃气体,抑制燃烧蔓延。ATH紧密堆积的双层晶体结构能捕捉引发聚合物燃烧的羟基自由基,断绝连锁反应。ATH脱水后在聚合物表面形成耐高温致密Al2O3保护膜,隔绝空气防止火焰蔓延。耐高温致密Al2O3保护膜还能促进聚合物碳化,吸附固体颗粒,抑制浓烟产生。
氢氧化铝是目前世界上用量最大的无机阻燃剂之一,它具有阻燃、消烟、填充三大功能,在燃烧时无二次污染,热解时不产生有毒和有腐蚀性的气体、并吸热和放出水蒸汽,具有阻燃自熄性能。它不但在聚烯烃中分散性好,且易于与其他添加物质产生阻燃协同效应,另外由于结晶水的存在,还可使聚合物制品赋予抗静电功能,同时使高分子聚合物的强度和韧性等性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产品特点:
1.优异的阻燃抑烟性能——受热脱水分解,脱水后在可燃物表面生成A保护膜隔绝氧气,使可燃性气体和氧气的浓度下降,有效抑制聚合物的升温和热降解,通过吸附作用抑制烟气的产生,使之碳化而不易产生可燃性挥发物,阻止燃烧,适用于加工成型温度低于℃的复合材料。
2.良好的绝缘性能——流态化提纯工艺大大降低了铁钠钾等杂质离子的含量。
3.高白度——不干扰复合材料制品染色。
4.低铁——含量低于双零五(即0.%)以下。
5.低钠—含量低于0.15以下
使用指导:
1.单独使用应根据制品的性能要求进行选择,粒径与复合材料性能密切相关,粒径越小,表面细腻度越好,增强效果越显著,但共混时黏度也越大,请细心调整配方以平衡各项性能。
2.选用不同粒径混杂填充,在适当的比例下能在高分子体系内形成致密填充,提高阻燃效果。合理的复配体系能避免填料沉降或上浮,同时降低等量填充下树脂共混物的黏度,有利剪切分散。
3.氢氧化铝经超细化后由于比表面积增大,易团聚,与聚合物的相容性差,难以均匀分散,影响复合材料的加工性能。疏水型氢氧化铝与高分子的界面相容性良好,表面的包覆层能跟基材树脂的基团产生键合反应,降低共混物黏度,消除界面应力集中,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因此推荐使用疏水型产品。
②、氢氧化镁(MDH)
氢氧化镁是一种热稳定性更好的无机阻燃剂,超过℃仍然稳定,广泛用于许多人造橡胶、树脂、包括工程塑料及其他在高温加工下的树脂。在聚合物体系中起到阻燃,消烟的作用。
两者复合使用,互为补充,其阻燃效果比单独使用更好。
一.锑系阻燃剂
1、三氧化二锑(℃熔点)2、五氧化锑(70℃分解)3、锑的卤化物-三氯化锑和五氯化锑4、锑系阻燃协效机理
缺点:重金属,有毒,与砷同系物,粗产品中一般含砷等其他重金属,三氧化二砷是砒霜。不能用作绿色填料及绿色阻燃。
二.氢氧化铝阻燃剂(ATH)
1、氢氧化铝理化性能2、氢氧化铝阻燃剂的制造方法3、氢氧化铝阻燃剂的应用
优点:价格低,阻燃性好。
缺点:耐热性差,℃即开始脱水,℃到℃即完全脱水,而树脂的固化多在氢氧化铝脱水温度区间内,因而导致合成树脂成品内发泡,表面不平整、介电性能下降,成品率低。应用于高温导致硅胶起雾,产品发白起泡,介电性下降等。EC≈60~μS/cm,易吸潮。
三.氢氧化镁阻燃剂
1、氢氧化镁的理化性能2、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制造方法3、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分解)无毒
缺点:不耐酸,醋酸都能将氢氧化镁溶解,只适合做低档产品。易吸潮,介电性差。
四.高耐热勃姆石阻燃剂(Boehmite,ALOOH)
1、勃姆石的理化性能2、勃姆石阻燃剂的制造方法3、勃姆石阻燃剂的应用
优点:1%脱水温度达℃以上,℃脱水达到峰值,EC50μS/cm,介电性强,解决了氢氧化铝因脱水温度低而导致产品缺陷及介电性降低的问题,耐酸碱性强。
缺点:阻燃性略低于氢氧化铝,达到同样阻燃性能需多加。但其最大特点是高耐热,兼具导热性,耐酸碱,制成高耐热性功能材料可提高产品附加值。
五.含磷无机阻燃剂
缺点:色泽鲜艳,因而应用受到部分限制,受聚合度限制,不耐水洗、成本高。
1、红磷阻燃剂(赤磷危险)红磷加热时会产生极毒的磷化氢必须加入磷化氢捕捉剂
2、磷酸二氢铵(磷酸一铵)一盐基磷酸铵(熔点℃)微溶于醇不溶于丙酮
3、磷酸氢二铵(二碱式磷酸铵;二盐基磷酸铵;双盐基磷酸铵)
4、磷酸三铵(磷酸铵三盐基磷酸铵)
5、聚磷酸铵(APP)与有机阻燃剂相比价廉、毒性低是较理的无机阻燃剂,热稳定
六.含硼阻燃剂
缺点:耐热性一般,阻燃性一般,需大量填充。
1、水合硼酸锌(FB阻燃剂)无毒无污染、无机阻燃剂、熔点℃,℃上失去结晶水
2、硼酸锌的阻燃机理3、硼酸锌的用途4、硼酸锌的应用实例5、偏硼酸钡
七.含钼阻燃剂及抑烟剂缺点:价格极高,不能被一般企业接受。
1、三氧化钼、℃熔点℃升华、不溶于水易溶于碱生成钼酸盐,可溶于浓硝酸和浓盐酸或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溶液
3、钼酸钠、熔点℃溶于水
八.有机阻燃剂
一)反应型含溴阻燃剂缺点:含卤阻燃剂由于对人体健康和環境的不良影响而被越來越多的国家禁用。
1、四溴双酚A(TBA或TBBPA)熔点℃-℃分解温度℃,℃时迅速分
解、使用加工温度℃,不溶于水、溶于碱的水溶液乙醇、丙酮苯水醋等有机溶液、溴含量:57~58%
2、四溴双酚A双(羟乙氧基)醚(EOTBBA)溶点-℃失重5%不低于℃微溶于于水,溶于苯、丙酮、近于无毒
3、四溴双酚A烯丙基醚、(四溴醚)熔点~℃含溴量51%不溶于水、可溶于氯苯及氯化烃溶剂中、添加型用于可发性聚苯乙烯
4、四溴邻苯二甲酸酐(TBPA)熔点~℃含溴67~68.9%开始分解℃不溶于水及脂肪族烃类溶剂、可溶于硝基苯、二甲基甲酰胺微溶于丙酮、二甲苯氯代溶剂、二氧(口恶)烷、抗静电效果
5、三溴苯酚、(TBP)黄色粉末熔占86-92℃理论含溴量58.8%不溶于水
6、双反丁烯二酸酯(FR-2)熔点65-68℃含溴量62%,5%热失重时温度>℃,不溶于水有毒
二溴苯基缩水甘油醚、(BGE-48)黄色到棕色透明液体、含溴量46-52%不浓于水,粘度25℃时厘泊左右
(二)添加型含溴阻燃剂缺点:含卤阻燃剂由于对人体健康和環境的不良影响而被越來越多的国家禁用。
1、1,2.二(2,4,6-三溴苯氧基)乙烷。(FR-3B)熔点-℃含溴量68-70%不溶于水、5%热失重温度≥℃。耐光、耐酸、耐碱。和电绝缘。
2、十溴二苯醚(DB口PO,FR-10,ZR-10,FG十溴联苯醚)熔点~℃,含溴量>82%,粒度:目,几乎不溶于所有溶剂、5%热失重时温度>℃稳定性好、无毒、无污染、耐光性稍差。
3、三异氰酸酯、(TBC)二溴丙基、熔点-℃热失重5%时温度为℃。不溶于水含溴量65~66%。
4、三(2,3一二溴丙基)磷酸酯、(FR-1)淡黄色晶体,含溴量68.7%,不溶于水、有致癌毒性、不少国家法令禁用。
5、三(2,3二溴丙基)硼酸酯、(FR-B)浅黄一琥珀色油状液体,理论含溴量72.4%不容于水。
6、四溴乙烷、(TBE)含溴量淡黄色液体。不溶于水、热稳定性差。
7、四溴丁烷(TBB)熔点-℃分解温度℃。含溴量>85%不溶于水。
8、四溴双酚A双(2、3、二溴丙基)醚(八溴醚)白色或淡黄色粉末,熔点:85-℃不溶于水和乙醇,可溶于苯丙酮。含溴量66-67%失重5%温度℃。
9、五溴一氯环已烷熔点:-℃,含溴量77.87%含氯量6.82%不溶于水、溶于苯
10、五溴二苯醚、(FR-5)琥珀色粘稠液体。含溴量69-72%。
11、六溴苯。(HBB)熔点~℃含溴量>85%开始分解温度、℃,5%热失重温度℃,有毒。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苯,浅黄色粉末或白色。
12、六溴环十二烷、(HBCD)熔点:-℃。含溴量74-75%,5%热失重时温度>℃,有毒、白色粉末。
13、溴代芳烃磷酸酯、(R-)闪点℃,含溴量≥30%含磷≥5%酸值≤5mgKOH∕g密度1.54g∕cm3
14、聚2,6一二溴苯醚(PBO)软化温度:~℃,熔融温度:~℃开始分解温度:℃。含溴量64%、挥发物≤0.5%(℃,2小时)
(三)氯系阻燃剂缺点:含卤阻燃剂由于对人体健康和環境的不良影响而被越來越多的国家禁用。
1、四氯双酚A白色结晶粉末,分子量,氯含量38.7%熔点℃以上,不溶于水、无毒反应型阻燃剂。
2、四氯苯酐(TCPA)熔点~℃含氯量49.6%,沸点℃不溶于冷水、白色无味或形成针状结晶,可升华、在水中煮沸时、易变成四氯代笨二甲酸,易溶于乙醚。
3、六氯笨、(HCB)熔点℃沸点~℃/毫米汞柱,密度2.纯六氯笨为无色细长针状结晶。工业品为淡红色结晶略有芳香气味。熔点℃、密度(23.5℃)2.低毒、对皮肤有刺激,损害肝、甲状腺等。
4、四氯对苯二醌熔点℃(加压)小心加热能升华而不溶化。金黄色叶状或棱柱体结晶,对氧化稳定。
5、六氯环戊二烯:浅黄色油状液体,具有特朱气味、熔点9℃
6、全氯五环癸烷熔点℃开始分解温度℃,密度2.02折光率1.毒性极微,白色结晶粉末,含溴量78.3%忝加型。
7、氯桥酸酐(HET酸酐)熔点~℃氯桥酸达不到熔点即分解为酸酐、氯含量:氯桥酸酐57.4%、氯桥酸54.7%。白色结晶固体、氯桥酸70℃时在水中成为油状液体、加热到96~99℃与水混溶、冷却成为含一个结晶水的氯桥酸、氯桥很难被水解、低毒避免吸入与皮肤接触。
8、六氯乙烷封闭试管.2℃熔化、℃升华、蒸发潜热.8」/克、比热(25℃)0.」∕克℃,蒸气密度6.30克」升、蒸气压(30℃).6PQ,
9、环氧氯丙烷(表氯醇)无色液体,有和氯仿,乙醚相似的气味、凝固点-57.2℃沸点.2℃,
10、三氯乙醛、(氯油)无色油状液体、特殊刺激味、熔点47℃沸点97.7℃
11、氯化石蜡-42(氯烃-42)本品为金黄白色琥珀色粘稠液体。不溶于水、乙醇分解温度大于℃。
12、氯化石蜡-52(氯烃-50)浅黄色清澈粘稠液体:无味、无毒、不燃、微溶于醇、易溶于苯醚,(25℃)密度1.-1.、粘度12-16泊,折光率(20℃)1.~1.。含氯量50-54%,凝固点-30℃以下,分解温度≥℃用途能赋子制品一定的光泽和抗张强度。地板革、电缆压延板材,软管。薄膜,橡胶。
13、氯化石蜡-70(氯蜡-70氧烃-70)本品系树脂状白色粉末不溶于水和低级醇。溶于矿物油芳烃、乙醚等。密度25℃1.25~1.7,折光率25℃1.56~1.58。软化点95~℃本品有较好的阻燃持久性、兼防潮。抗静电、抗拉力、抗压缩、低挥发等性能。多年来氯烃已作为棉织品和其它纺织品的防火、防雷和防水材料,不仅有阻燃作用。
14、氯化石蜡乳剂,乳白色半流体、PH7~8,平均粘度65~厘泊,在湿乳剂中的氯含量35~45%,在水中的分散性良好。用于乳胶制品、PVC糊树脂制品、防火途料、纤维织物、壁纸通常与胶体氧化配合使用。
15、环氧氢烃。(改性氯化石蜡)浅黄色油状液体。无毒无味、不燃烧不溶于水、微溶于苯醚。比一般氯化石蜡热稳定性高、与树脂相溶性好。用作聚氯乙烯树脂辅助增塑剂或代替少量主增塑剂、且有阻燃作用。
16、聚偏二氯乙烯(聚偏二氯或PVBC)很难燃烧,火焰呈黄色、端部绿色燃烧时软化。碳化时膨胀,密度30℃1.7~1.软化点~℃,分解温度-℃,在室温下不溶于一般溶剂,含氯量70%PVBC是一种含氯树脂、可制做含氯纤维,有较好的难燃性、可做难燃电缆和其它橡胶制品。
17、氯化聚乙烯、(过氯乙烯树脂-CPVC)白色粉未,软化点~℃,耐溶剂性良好、具有一定阻燃性、含氯量62~65%。制造耐蚀性阻燃涂料,粘合剂、防水漆、阻燃型氢纶纤维,在电器工业上作具有阻火性和受热性能良好的片材,薄膜和各注射零件。
18、氯化聚乙烯、含氯量25~45%具有优良的耐侯性,耐寒性,耐冲击和阻燃性。含氯量低于25%氯化聚乙烯加入三氧化二锑。稳定剂和填料,可制得阻燃PVC板材。电绝缘材料。主要用于橡胶与并用胶,塑料改性剂、涂料,粘合剂和复合材料的阻燃与改性。
19、氯化聚丙烯。白色粉末、无毒。熔点、~℃,分解温度~℃,含氯量高达65%,不溶于醇和脂肪烃。硬度、耐摩性、耐酸性、耐盐水、耐燃性均很好。该品一般溶于芳烃配成溶液使用、可做阻燃保护涂层、油黑的拼料也可做粘合剂,纸张涂层。也可用于耐燃燃耐热塑性橡胶。
20、氯磺化聚乙烯、白色或浅黄色弹性体,具有生胶的特性,能溶于芳烃及氯代糨中,不溶民于脂肪烃和醇中。具有耐燃耐老化及耐低温性能绝缘性能分解温度℃以上。用于生产耐燃橡胶制品、耐燃浸胶织物涂层、导线绝缘层和其它塑料制品橡塑并用品。
21、氯化磷腈聚合物,白色结晶(三聚物)熔点.8,密度1.89克∕毫升,沸点℃,在潮湿环境中由于水解而弹性降低。在℃以上发生解聚,用于织物阻燃。
(四)有机磷系阻燃剂
1、磷酸三酯(B-氯乙基)、TCEP浅黄色油状液体、溶于醇、酮、酯、氯仿、四氯化碳、等溶剂、不溶于脂肪族烃、水中溶解度4.64%(20℃)折光率nd20:1.,沸点℃(1.33kpa)闪点:.6℃,粘度:38-47厘泊(20℃),凝固点一64℃。分解温度-℃。毒性:白鼠口服LD50:L41克∕公斤。忝加型阻燃剂、同时含磷和氯,阻燃效果显著广泛用于汽罐油等油油类添加剂、聚氨酯泡沫塑料聚氯乙烯阻燃剂。
2、磷酸三(2,3一二氯丙基)TDCPP浅黄色粘稠液,密度1.(25℃)自燃温度.9℃着火点:℃,闪点:.7℃,沸点:大于℃(0.53kpa)。凝固点:一6℃,分解温度:℃,中等毒性:大白鼠LD50:2.83克∕公斤。磷含量7.2%,氯含量49.1%,不挥发及水解,对紫外线稳定性良好。忝加型阻燃剂,用于聚乙烯、不饱和聚酯,环氧树酯,酚醛树脂聚氨酯泡沫塑料,各种纤维后整理,纸张中。含氯及磷无素,阻燃好。
3、磷酸三丁酯、(RBP)无色无臭液体,色泽(APHA)15,酸度(以磷酸计)0.01%,相对密度0.~0.(20℃)粘度(25℃)3.5~12.2厘泊,凝固点-80℃,沸点:℃、闪点:℃、着火点:℃、微溶于水、甘油、乙二醇,可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毒性LD50:3g∕kg.添加型阻燃剂、有一定阻燃效果,用于聚氯乙烯、聚氨脂炮沫塑料,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
4、磷酸三辛酯(TOP)微具气味,近无色液体,密度20℃:0.~0.克∕厘米3沸点℃(0.53kpa)。闪点:~℃∕粘度:13~15厘泊(20℃),水中溶解度,25℃时0.01%,水在本产品中溶解度25℃时约1.4%可与矿物油、汽油混溶,毒性:LD50:38g∕kg添加型阻燃增塑剂,耐寒性,耐光性、防水性、防霉性和绝缘性好用于乙烯基树脂、纤维素树脂、酚醛树脂、聚氨脂和合成橡胶。
5、磷酸三甲苯酯(磷酸三甲酚酯、TCP)微具气味的清亮粘稠液体色泽(APHA),酸值≤0.15mgKOH∕g,游离甲酚含量≤0.15%,密度(20℃)1.~1.1,粘度,78~厘泊(20℃)沸点:℃~℃,内点(开杯法)~℃,不溶于冷水,水在本产品中25℃时精密仪器解度为0.4%,溶于苯,醚类,醇类,亚麻子油、蓖麻油等有机溶剂和油类。
点阅读原文加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