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世爵 > 世爵用途 > 正文 > 正文

天津针灸这种ldquo眩晕rd

  • 来源:本站原创
  • 时间:2021/10/5 17:10:24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周围性前庭疾病,是最常见的源于内耳的眩晕病。当头部运动到某一特定位置时可诱发短暂的眩晕,并伴有眼震和自主神经症状。可见于各年龄段,老年人多见。

每个人的耳朵内有一个很小的器官叫做前庭迷路,它包含了一些环形结构(称为半规管),半规管内含有液体以及很精细的像毛发一样的感受器,这种感受器用于监测头部的转动。

耳朵内还有另外一些称为“耳石”的器官,它们是用来监测头部的移动和空间位置的。耳石器官的这些功能是由其中的结晶体来完成的。

有多种原因可能造成这些结晶体脱离耳石器官,当它们脱离时,可能误入某个半规管内,这就使得半规管能感知在正常情况下感知不到的头颅位置变动,因此就会感到头晕。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症状01

头晕

02感觉到自身或周围环境在旋转或移动03头重脚轻04不稳定感05平衡感缺失06眩晕时感到视物模糊07恶心呕吐Epley复位法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BPPV根据耳石不同位置有多种复位方法,其中Epley复位法主要用于后半规管耳石症的复位治疗,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治疗方法;具体操作方法:

患者平坐于检查床(图中A位置),

使其患者头部向患侧转45°(图中B位置),

将患者快速后仰,使头与床面呈10°~30°(图中C位置);

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向健侧转90°(图中D位置),

使耳石转移到总脚旁;如果此时出现眼震,则眼震方向则与之前Dix–Hallpike手法诱导的眼震方向相同;待眼震和眩晕消失后,再将患者头部连同身体向健侧翻转,头部偏离仰卧位°,使其侧卧,面部朝地方向(图中E位置);

此时患者可能出现眩晕,待眩晕消失后,使其坐起,头前倾20°,如图F位置,此时耳石顺势滑落至前庭中。治疗过程中保持每一体位,至眼震和眩晕消失,一般应保持30秒至1min左右。在复位的过程中,须仔细观察患者的眼震形式,这有助于判断该手法是否成功。

(作者:刘小溪/编辑整理:赵贵捷)

国家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全国针灸临床研究中心

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全国中医针灸专科医疗中心

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教育部“针刺治疗脑病”创新团队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临床研究中风病基地

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

国家中医针灸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

中风病协作联盟组长单位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标准推广基地

天津市针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天津市卫生系统重点学科、重点专科

天津市高校重点学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juea.com/sjyt/88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任何图片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Copyright © 2012-2020 世爵版权所有



    现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