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武兄惠鉴:
顷接大札,不胜忭喜。诵读数遍,如沐清风。兄之才情,令人感佩。商品社会,世风日下。文人雅事,几乎绝迹。此亦吾获睹兄唱和钵翁云吞换诗雅举而勉力奉和之故也,今观手札,更如有闻空谷清音耳!
人生在世,各有所爱。当下贪财慕官者众,而文人风雅渐趋式微,此亦无可奈何之事也。吾辈一介书生,所长者,喝酒读书而已。兄不善饮,有此襟怀即可。余有豪饮之量,然亦非贪杯之徒也!“诗酒此生”,余之所愿。每日所求,唯此而已。
走路、静坐,为健身耳;读书、学英语,为益智耳;写字、画竹,乃遣兴耳;作诗,喝酒,乃纵情耳。个中情景,无须多言,兄亦知之者。不宣!
舜威顿首
年7月4日于润园
陈胜武手札:
平闲先生方家侍右:
义乌良会,承赐和诗。钵翁雅事,再续新篇。温州古为王谢风流地,康乐公曾守永嘉;相传右军公亦曾来守,敝郡至今有墨池、五马街等胜迹。暮春上浣,赴平阳公干,见店肆有钵翁题诗,乃知云吞换诗雅事。钵水云吞,右军鹅帖,等其风流。只恨生迟,不得同游,乃作三首纪之。“响必应之与同声,道固从至于同类。”承蒙先生不弃谫陋,垂赐珠玑,归作三首,感赋年会,兼酬和诗,奉此敬谢。
月前省文联巡回宣讲团来温,敬聆演讲,备悉意气。先生慷慨平生,能诗善文,饮噉兼人,号称“诗酒此生”,自云:“老骥伏枥,喝酒不已”,尤为传神!与赵闲藤、何介斋堪称“饮中三杰”,糟丘可作蓬莱,千杯未醉,豪气干云,自有至乐。不才浅量拙于中圣,三爵不胜,清茗永日,聊守闲趣。向风慕义,对壮怀而动情;企鹤惭凫,望杯杓而兴叹。故而书协每有宴饮,雌伏隅处,以避锋芒,恐豪情灼人耳!未能叨陪,无损酒兴乎,绝非不敬,伏惟垂察区区!
即颂诗酒双豪
十九年七月二日,不才陈胜武顿首
《浙江省书协评论委员会义乌年会有感,兼酬平闲先生赐和》
其一
书家不是塔中人,道义在肩有初心。
激浊扬清吾辈事,只留正气不留尘。
其二
最是南斯有令名,柔毫堪敌五千兵。
万言倚马寻常事,龙泉不作匣中鸣。
其三
云吞鹅帖等风流,只恨生迟不共游。
莫问此中何所乐,今生欢喜住温州。
平闲吟丈方家两正。十九年七月一日,陈胜武未是草。
附录:
有感于“苏渊雷题诗换馄饨”佳话步韵陈胜武平阳见钵翁遗作有感三首
斯舜威
其一
幽怀最是问寒暄,一碗云吞任吐吞。
壁上题诗留故事,平阳毕竟古风存。
其二
水云人物自超然,街市悠游即地仙。
小店传家凭至味,钵翁墙上有遗篇。
其三
人生一梦了无痕,偏有诗篇传子孙。
简朴衣冠怀厚道,相交平淡亦知恩。
年6月29日晨起作于平闲堂
附陈胜武原玉——
《平阳见钵翁遗作有感三首》
己亥暮春上浣,随聘真仁丈、成毕道兄赴平阳公干,为爱美味,至钱承恩百年老店尝鲜。蓦见壁间有钵翁题诗二首,店主述乃翁生前馄饨换诗始末,即告钵翁外孙张强先生。感其风雅,归作三首纪之,并誊抄请平阳温作市道兄将作品赠送馄饨店。
其一
古邑横阳风物暄,因摇食指访云吞。
寻常巷陌卖浆肆,竟有诗翁手泽存。
其二
钵水行藏最脱然,前身定是雪堂仙。
玉皇乞丐皆知友,乡味亦能换诗篇。
其三
纯朴全无清贵痕,溯源本是旧王孙。
至今犹见东家后,每每逢人说厚恩。
自注:
一、摇食指。
《左传·宣公四年》:“楚人献鼋于郑灵公,公子宋与子家将见,子公之食指动。”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
二、雪堂仙,指苏东坡。
三、东坡自云,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眼中无一个不好之人。
四、故店主钱承恩乃吴越钱王之后裔。钵翁称其“谁知身是旧王孙”。
附录:
参加省书协评论委员会义乌年会寄诸同仁三首
斯舜威
其一
书坛万象眼前呈,该发声时就发声。
健笔荷肩存道义,相期月旦用心评。
其二
修艺维艰说话难,严苛待己与人宽。
浮光过眼总如此,散淡诗书散淡看。
其三
文人总带几分狂,何况神游云水乡。
容我微醺评月旦,百家品藻敢雌黄。
年7月1日
附录:
快递小哥在侧,交付快递在即,在吟诗一绝以寄之——
酬胜武兄来函
斯舜威
独立书斋秉笔人,文章草草未为贫。
此生寂寞心犹乐,诗酒稍堪洗浊尘。
年7月4日
分享诗酒文章,
本文编辑:佚名
转载请注明出地址 http://www.shijuea.com/sjyt/7969.html